發展優勢
1、苗木適應性
南水可以北調,部分樹苗也可以適當北移。
以山東、安徽等省為例,北方苗木業者根據適當的氣候條件和緯度的不同,自2004年至2019年間,陸續引進了不少江南樹種進行馴化、試種、培養到大麵積栽植,已取得可喜成果。
喬木:廣玉蘭、辛夷、中山杉、金葉水杉、福建柏、馬尾鬆、杉木、琵琶、紅豆杉、金葉複葉槭等;
灌木:金桂、茶梅、無刺枸骨、金森女貞、十大功勞、八角金盤、斑葉珊瑚、夏鵑、南天竺、欏木石楠、紅葉石楠、日本女貞、造型大葉黃楊等。
上述苗木相繼引進馴化成功,並進行規模化種植,得到不錯效果。
2、國家政策
國家對於保護生態環境、改善大氣汙染、造福人民、提高人民幸福指數越來越重視,在“十三五”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中,綠色成為重中之重。另外,國家早在12年前就提出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理念,可想而知保護好自然環境及搞好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。
根據市場調查數據分析
2008年至2012年我國苗木業處於黃金發展階段;
2012年至2017年處於平穩發展階段;
2017年至2019年為苗木震蕩階段;
未來的2019至2021年為苗木小幅下行階段;
2021年至2025年為苗市行情上揚階段。
據了解,山東省在2011年末擁有綠化苗木約40多億株,2012年新增10多億株。預計2020年時,山東苗木存圃量將在2012年的基礎上增長55%。與此同時,近十年來,全國綠化苗木存圃量平均每年增長約4.5%。